威尼斯娱人城-www.8188.com|官网·Venice Dream City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学习园地 > 正文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高校人才培育工作

发布日期:2024-01-12     来源:陕西日报   点击: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高等院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核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般规律的系统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新的文化使命、系统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全面揭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规律、系统提出“七个着力”重大要求。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牢牢把握“七个着力”重大要求,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二、增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感使命感

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增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师生文化自信自觉自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高校要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来抓。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提高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各学科特色优势,深入挖掘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各学科之间的关联点,在各学科课程中增加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相关的内容,开设专门的习近平文化思想课程,强化社会实践活动,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教学、科研等各个环节,坚持理论学习、理论宣讲、理论教育“三位一体”,持之以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增强师生文化自信自觉自强。

增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自觉性。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广泛宣传,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首先,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直观、实时、互动、快捷的独特优势,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和移动设备,如微信公众号、学习平台、微博、短视频等进行宣传,扩大覆盖面,使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相关内容,提高学习的便利性和及时性。其次,借助宣传栏、“一站式”社区共享空间、教育基地等开展宣传活动,在学校文化墙、黑板墙、活动室、公共空间等区域融入习近平文化思想元素,建设文化阵地。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举办习近平文化思想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主题性活动,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学习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增强学生认同感,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体师生中入脑入心。

构建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体制机制。健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制度机制,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是确保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常态长效的发展之基、治本之策。要统筹运用高校文化资源,从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等文化标识出发,秉持紧跟时代、心怀天下、面向未来的信心,构建高校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机制,提升高校思想文化教育工作质效。

三、以改革创新推动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与时代共同进步,具有在时代变化中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理论品质。高校要把握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工作创新等原则方法,以改革创新推动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

要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学术优势、专家优势,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坚持好、运用好“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不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讲清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讲清楚其道理学理哲理,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融入思政课程,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大课堂”等手段,形成立体教学模式,努力规划设计科学的课程,回应青年学生的文化关切,打造更多思政“金课”。坚持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要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添置必要的图书资料、设施设备,通过发布选题指南、纳入规划、指定主题等方式,引导师生积极主动参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与宣传。

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校园活动“第二课堂”,让更多体现中华文明精髓的剧目、曲目走进大学,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创作精品文艺作品,在文艺创作、传播的实践中亲身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塑造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让老师、学生走出校门,加强同其他学校的交流,鼓励学生讲好自己学校的文化故事,演绎自己家乡的经典文化传说。同时,加强校地合作。一方面,地方文化引领校园显性文化,如校园文化中的特色建筑、文化标识,可以融入地方文化,设计创造出既具有地方标识,又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思想徽章与标志;另一方面,地方文化引领校园隐性文化,如校园文化中积极健康的校风及家国情怀、师生情感、价值观等,形成融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独特校园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穿越时空”与历史并肩,感受文化魅力,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博大精深。要鼓励广大师生创新形式,如通过改编歌曲、诗歌创作来表达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领悟;鼓励师生走进社区、走进基层,以表演的形式或讲故事的方式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并展现给人民群众,同时在人民大众千姿百态的生活中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做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

XML 地图